【精神健康 】疫下打亂生活節奏易焦慮抑鬱 簡單10招提升心理健康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4/17 13:43

最後更新: 2022/04/17 21:05

分享:

分享:

(資料圖片)

 

第五波疫情近日有見穩定回落,全港學校周二(19日)起分階段復課。港大心理學系聯同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教育大學心理學系等,分別於去年兩度展開調查,涉及約6,000名港人參與,發現焦慮和抑鬱的發病率增加與日常生活節奏紊亂有正向的關係;並向促進兒童、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整體幸福感,提出10項建議。

團隊由港大心理學系李湄珍教授、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曹蘊怡醫生、葉柏強醫生,聯同教育大學心理學系侯維佳博士及其他合作夥伴,於去年2月25日至3月19日疫情較輕微,政府實施有限的公共衞生干預措施時,以及隨後4月中至5月初疫情較嚴重,加強公共衞生干預措施期間,分別訪問4,021名及2,008名15歲以上港人。

兩次調查結果顯示,焦慮症狀的可能發病率分別為14.9%和14%,抑鬱症狀的可能發病率分別為19.6%和15.3%,當中焦慮和抑鬱的發病率增加與日常生活節奏紊亂有正向的關係。

團隊解釋,疫情流行的不同階段,日常生活節奏受到干擾的人群,心理健康負擔較重,其中以飽受經濟壓力、較低教育水平、單親家庭的家長、生活上較為孤獨的長者等族群,被觸發焦慮或抑鬱的發病機率增加。

同時,社會經濟地位(SES)與心理健康有直接關連,疫情下的經濟壓力會為市民心理健康帶來額外的負擔,如學生在學校獲得免費或廉宜膳食減少,增加家庭膳食開支,而低資產(即儲蓄低、沒有房產)者面對心理健康狀況惡化的風險亦會因此增加。

李湄珍與侯維佳於前年2月至3月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在社交距離等抗疫措施下,香港成年人抑鬱徵狀與孤獨感呈正關連,而個人無法控制不斷反複沉溺於消極的思想中的反芻式思考,是導致抑鬱的因素,不僅在感到孤獨時會加劇,而且與65歲以上老年人的抑鬱徵狀有更密切關係。

曹蘊怡團隊2020年發表研究,調查逾2.9萬個有孩子的家庭,顯示疫情期間兒童有較大風險出現與壓力相關包括情緒和行為的問題,父母的壓力也大大增加;而相對於社會經濟地位,更大的壓力源自兒童和父母的心理健康狀況,而單親家庭的父或母感受到的壓力,明顯高於雙親家庭,反映家庭成員之間共同承擔照顧責任,對疫情期間保護家庭免受壓力有關鍵作用。

團隊於2022年發表的另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疫情停課期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受到不當對待的風險增加,而患有精神障礙的兒童所面對的風險更高。因此,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其家庭需要綜合健康、社會福利和教育等各方面的支援。研究表明,學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會增加給父母的壓力,社交心理問題也會增加。

 

團隊於2020年發表的研究還顯示,生活常規被打亂,例如睡眠時間不規律、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等,會增加成人和學童出現社交心理問題的機會。侯維佳團隊於去年發表報告,顯示無論在疫情開始還是疫情發展期間,焦慮和抑鬱增加與常規生活節奏紊亂有著顯著關連。不管疫情爆發有多嚴重或政府防控力度,主要日常生活受到中至高度打亂的人士,例如睡眠和健康飲食,及社交和休閒活動常規等,有較大機會出現情緒或壓力問題徵狀。

團隊認為,新冠疫情在過去兩年給人們帶來了難以想像的不便,抗疫措施雖然有效遏制病毒蔓延,惟同時也對社會構成障礙,對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而禁制措施加劇了人們的孤獨感,增加抑鬱和焦慮徵狀在人群中出現的機會,故提出以下10大建議提升兒童、長者心理健康及整體幸福感:

  • 保持規律作息,關注健康飲食,經常運動。
  • 建立積極的心態,自我反思、多感恩和對他人表達善意,均有助建立心理抗逆力和面對困難的信心。
  • 建立互助的社交關係。
  • 時刻記著,目前的局限都只是短暫的,不是常態。
  • 安排執行事務的次序,做好目標設定和時間管理。
  • 避免將自己的成就與他人比較,多發掘生活中令自己快樂的小事。
  • 加強家庭凝聚力,編排作息、工作和玩耍的時間,生活要有規劃和期望。
  • 做好親子良性互動,有助減低孩子社交心理問題和父母的壓力。
  • 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並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助改善兒童的行為和社會情感發展。
  • 接種新冠疫苗,保護兒童和您的家人。

《香港經濟日報》TOPick新聞「第三屆全港小學生中文作文大賽」立即參加:https://bit.ly/3CrwGul

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https://bit.ly/3xdMkJc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責任編輯:陳正怡